基层建设

77779193永利官网 > 党建工作 > 基层建设 > 正文

实现“中国梦”,必须走“中国道路”

发布时间:2013-05-30阅读数:

      16世纪,英国人托马斯·莫尔在《乌托邦》一书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财产公有、人民平等,实行按需分配的理想之邦。500年来,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,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,经历成功与挫折,跌宕起伏。时下,中国共产党人高擎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、人民幸福大旗,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,共同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“中国梦”。这是正在热播的50集大型电视系列片《正道沧桑——社会主义500 年》为我们展示的壮丽画卷。

作为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,莫尔在社会主义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消灭私有制,建立公有制的问题。当然,囿于时代局限,当时的莫尔还不可能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,也无法指出实现理想制度的真正途径。然而,以《乌托邦》这部开山之作为标志,莫尔引发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潮,也催生了社会主义时代,改变了世界格局。

19世纪初,社会主义作为承载人类美好理想的社会思潮,形成以法国圣西门、傅立叶和英国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流派。稍后,马克思、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、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、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,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,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。20世纪初,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,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,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。

社会主义的种子,一经降落在中国这一片东方沃土之上,便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。一百年前,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,唤起了中国人朴素的“大同”理想,无数仁人志士们站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之下;一百年来,中国革命、建设、改革的历程表明,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发展灌注了力量,中国发展又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成功经验。今天,当亿万中国人民在“中国梦”的宏伟感召之下,回望社会主义500年发展的历程,更能够得到多维的启示——

坚持社会主义道路,是实现“中国梦”的坚实基础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,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寻找救国图强的道路。近代以来,各个党派、各种主义纷纷登场亮相,然而,无论是主张改良主义,还是主张全盘西化,或者主张全部复古,事实上都行不通。历史表明,中国救亡自强,只有靠中国人民自己,突破各种樊篱,另寻出路。这条出路,就是社会主义。因此,中国选择社会主义,既有历史和现实原因,又是追求未来理想社会的必然要求。

坚持科学实践,是托举“中国梦”的有效途径。《乌托邦》反对私有制,提出财产共有。财产公有既包括生产资料,也包括消费资料。对私有制来说,这是一次否定,也是一个进步。但是,它并不科学。因为生活资料不能公有。当前,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,瞬息万变。我们在“圆梦”的过程中,在面临执政考验、改革开放考验、市场经济考验等一系列的复杂考验同时,也面临精神懈怠危险、能力不足危险、脱离群众危险、消极腐败危险。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中逐步解决,在社会主义科学实践中消化和破解。

实现“中国梦”,必须走“中国道路”,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、创造、积累的根本成就,是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的根本总结,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。可以说,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,再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中国不仅具备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主体身份,而且奠定了走向现代化所必需的政治前提,找到了通向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现实途径。

当然,实现“中国梦”不会一帆风顺,更不会一劳永逸,我们必须时刻准备迎接挑战。只要我们坚持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,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,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我们坚信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之时,就是“中国梦”实现之日。(作者系新华社高级记者)